立案時間:2012 年
立案縣市:
台北市
入選年度
:108-113 年度
「壞鞋子舞蹈劇場」以「台灣在地」傳統文化、儀式、語言、習俗、飲食、性格、氣候等面向作為創作/思考的核心;透過在地創作、田野實踐、藝術推廣與教育等方式,深入探索土地與身體的關係,重新尋回人之於土地的連結和情感。 壞鞋子意圖尋找「身」而為人最根本的身體動能,回歸我們身體的源頭與文化,以「ㄢˋ─身體回家創作計畫」作為長期的研究主軸,發展「文化身體(cultural body)」系統,並進一步以當代創作者的思維,讓傳統的律動進行「再創造」,淬鍊獨特的當代藝術語彙和亞洲身體能量。 2014年創團作品《泥土的故事》於水源劇場演出,透過台灣的特性與人民性格所創作的作品,並與農村武裝青年樂團合作,此作品分為劇場版與旅行版,旅行版已旅行於三峽、彰化、雲林、嘉義、台南、台東等各鄉鎮演出11場。 2016年開辦「親近土地計劃」,2016-2017連續兩年籌辦與素人共同創作之《春泥─在地舞蹈劇場》與環境劇場《看見看不見的─依地創作》。 2016年獲選「松菸lab新主藝」創作《彩虹的盡頭》 2016年此作品入圍台新藝術獎決選 2017年受邀於台中文創園區「想要帶你遊花園:民樂交陪藝術季」進行重製 2018年受邀於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臺灣舞蹈平台」開幕季重演 2019年作品《虹 khing》為國藝會ARTWAVE於日本橫濱表演藝術大會(TPAM)策畫展演的節目之一 同年四月《虹 khing》的完整創作《渺生》於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首演
1983年生於雲林,藉由長期深入貼近自身的文化進行田野調查,培養自己編舞的視野,並以劇場作為媒介進行當代藝術的轉化與再創造,意圖建構具獨特個人風格的身體方法。 透過在地文化、語言、飲食、環境、社會歷史等背景看見身體運動的本質,而能不分科班/業餘和同一群舞者合作多年,共同思考身體身為靈魂的載具,我們要如何舞蹈,如何創造,開啟長期的研究與對話。 ●近年動態 2019年作品《虹 khing》為國藝會ARTWAVE於日本橫濱表演藝術大會(TPAM)策畫展演的節目之一 2018 衛武營開幕季《彩虹的盡頭》再製版 2018台北表演藝術中心「亞當計畫─新作探索」藝術家 2017台北表演藝術中心「亞當計畫─亞洲當代表演網絡集會」藝術家 2017 Critical Path 雪梨駐村藝術家 2014年台北藝術大學舞蹈創作研究所畢 2008、2009、2011兩廳院新人新視野編舞家 2010巴黎西帖駐村藝術家 ●近期作品 《渺生》(2019)、《虹khing》(2019)、《彩虹的盡頭》(2016)、《初岸》(2015)
1983年生於雲林,藉由長期深入貼近自身的文化進行田野調查,培養自己編舞的視野,並以劇場作為媒介進行當代藝術的轉化與再創造,意圖建構具獨特個人風格的身體方法。 透過在地文化、語言、飲食、環境、社會歷史等背景看見身體運動的本質,而能不分科班/業餘和同一群舞者合作多年,共同思考身體身為靈魂的載具,我們要如何舞蹈,如何創造,開啟長期的研究與對話。 ●近年動態 2019年作品《虹 khing》為國藝會ARTWAVE於日本橫濱表演藝術大會(TPAM)策畫展演的節目之一 2018 衛武營開幕季《彩虹的盡頭》再製版 2018台北表演藝術中心「亞當計畫─新作探索」藝術家 2017台北表演藝術中心「亞當計畫─亞洲當代表演網絡集會」藝術家 2017 Critical Path 雪梨駐村藝術家 2014年台北藝術大學舞蹈創作研究所畢 2008、2009、2011兩廳院新人新視野編舞家 2010巴黎西帖駐村藝術家 ●近期作品 《渺生》(2019)、《虹khing》(2019)、《彩虹的盡頭》(2016)、《初岸》(2015)
Born in Yunlin County in 1983, Lin cultivated his vision of choreography through long-term field studies of the local culture. With the intention to construct a unique style and method by using the physical body, Lin turned to theater as a medium to transform and re-create contemporary art. Lin has observed the nature of body movements through local culture, language, diet, environment, social history and other backgrounds. Having collaborated with the same group of professional and amateur dancers for many years, they work to find ways to exercise the body for the soul. Together, they dance and create, continuing a research and dialogue made to last. 2019/ An Eternity before an After” premiere in National Experimental Theater(TW) ; “Khing” TPAM Fringe Taiwan Program(represent Taiwan with Artwave, National Culture of Art Foundation) 2018/ Artist of Taipei Performing Arts Center ""ADAM- New project Exploring; “The End of the Rainbow” Taiwan Dance Platform, National Kaohsiung Center for the Arts 2017/ Artist of Taipei Performing Arts Center ""ADAM - Asia Discovers Asia Meeting for Contemporary Performance"" ; Artist-in-residence of Critical Path, Sydney 2016/ “The End of the Rainbow” 15th Taishin Arts Award final list 2014/ Graduated from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Performance and Choreography (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 2010/ Artist-in-residence at Cité internationale des arts, Paris 2008, 2009, 2011/ Selected choreographer of “Young Stars, New Vision” of The National Theatre and National Concert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