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布袋戲偶突然「開光」,凝視布袋戲演師如何賦予它生命。 這一天,演師凝視著自己的手,疑惑戲偶的靈魂是否輪流附身於他? 《掰》融合了道教治喪法事的儀式演戲「挑經」手法,並改編宋元小說《碾玉觀音》為布袋戲版本,嘗試解構現代偶戲越來越流行的「人偶合一」神話。《碾玉觀音》原是說書話本,被載於《警世通言》第八卷《崔待詔生死冤家》,講述南宋臨安郡王府內碾玉工匠和繡坊婢女私奔潛逃,約定好生死不渝的一對小兒女,逃不過命運追緝,直到魂恨離天,卻還不肯鬆手。遙遙呼應本劇演師的「手」與戲偶的「身」怎麼「掰」開的命題。 而偶戲演師的兼差分身,渡魂使者,來回奔走於陽世與陰間的甬道上,熾熱生鮮的人間於他有如流轉無常的鏡台,漫長無垠的冥世才是萬靈來歸的終所。 《掰》藉由演師與布袋戲的相互視角,重新建構主從的關係,在手分手的過程中,以分離作為故事拼貼。或許離別從來不是說再見的當下,通常是說再見之後的事情。雙手就像穿越時空的靈魂,經由扮演,建構聚散無常的離別。